東深供水

东深供水工程,全称东江──深圳供水工程,跨越中国广东省东莞市和深圳市境内,水源取自东江,是香港供水的大型调水工程,因而又称「东江水」。在香港开埠初期,香港一直倚赖山涧山及雨水作为主要水源。水务署成立后亦建成了多个水塘及水库(不计私人水塘)。但随着人口压力及多次旱灾出现,港英政府自1920年代已构思从广东省购入食水以提供稳定供水量,至1960年代落实,一直沿用至今。近年东江水的污染情况一直极受粤港两方关注。

 

东深供水工程,引东江水南流至深圳市,需将其中一条原本由南向北流入东江的支流──石马河变成一条人工运河,河水由下游抽回上游,逆流而上,工程因而相当艰巨。1963年,工程展开,经八级提水,将水位提高46米后,注入雁田水库,再由库尾开挖3公里人工渠道,注水至深圳水库,再由深圳水库直接供应香港。东深工程运河起自广东省东莞市桥头县,流经司马、旗岭、马滩、塘厦、竹塘、沙岭、上埔、雁田及深圳等地,全长83公里,主要建设包括6座拦河闸坝和八级抽水站。工程于19651月完成,31日开始向港供水。除供港外,还灌溉沿线农田16.85万亩,排涝6,000亩,每年向深圳沿线城乡提供3,000万立方米生活用水

东江水抵深圳水库后,经两条横跨深圳河的水管,输入位于边境木湖的接收水池,然后再输往木湖抽水站。第一条自边境铺设之水管,1960年是在达成深圳供水协议后装置,水管直径48吋,全长约十哩,起自文锦渡附近,经石陂头、粉岭至距石冈一哩入大榄涌引水道止。1964年增设的第二条直径54吋水管,起自新界文锦渡经梧桐河抽水站至大埔头输水隧道,与船湾淡水湖系统连接。该输水管自梧桐河泵房经上水、粉岭抵达大埔头后,可经过泵房注入大埔头,至下城门水塘输水隧道转沙田滤水厂,供应市区。

 

首期扩建: 1974-1978年,供港水量1.68亿立方米/年。

二期扩建: 1981-1987年,供港水量6.2亿立方米/年。

三期扩建: 1990-1994年,供水量17.43 亿立方米/年,其中供港11 亿立方米/年。

 

 

 

 


Copyright © Friends of the Earth (HK) Designed by 又一山人& MINT